阅读历史 |

第八十二章 高力士其实是个忠臣(2 / 2)

加入书签

欲十年,俗阜人安,中外无事,高止黄屋,吐故纳新,军国之谋,委以林甫,卿谓如何?”高力土感到玄宗受李林甫迷惑很深,便极口规谏玄宗:“林甫用变造之谋,仙客建和籴之策,足堪救弊,未可长行。恐变正仓尽即义仓尽,正义俱尽,国无旬月之蓄,人怀饥馑之忧,和籴不停,即四方之利不出公门,天下之人尽无私蓄。弃本逐末,其远乎哉?”他还进一步指出:“军国之柄,未可假人,威权之声,振于中外,得失之议,谁敢兴言?伏惟陛下图之。”天宝十三载(754)六月,剑南留后李宓进攻南诏,丧师二十多万,杨国忠隐匿不报,玄宗被蒙在鼓里。一天,玄宗却对高力士说:“朕今老矣,朝事忖之宰相,边事付之诸将,夫复何忧!”高力士立即提醒他说:“臣闻云南数丧师,又边将拥兵太盛,陛下将何以制之!臣恐一旦祸发,不可复救,何得谓无忧也!”高力士对时局的看法给昏头昏脑的玄宗敲了一下警钟,引起了警觉,当即表示:“卿勿言,朕徐思之。”高力士的谔谔之言并未能使玄宗改过,依然宠信宰相和边将。这年秋天,大雨连下六十多天,玄宗以为是上天对他的谴告,私下对高力士说:“自天宝十年之后,朕数有疑,果致天灾,以殃万姓,虽韦(见素)、陈(希烈)改辙,杨(国忠)、李(林甫)殊途,终未通朕怀。卿总无言,何以为意?”力士即回奏说:“开元二十年以前,宰臣授职,不敢失坠;边将承恩,更相戮力。自陛下威权假于宰相,法令不行,灾省备于岁时,阴阳失度,纵为轮虑,难以获安,臣不敢言,良有以也。”再次批评了玄宗不理朝政,宠信奸相的错误做法。多次抨击李隆基荒废朝政,信任奸相。也多次提醒李隆基收回边疆之权,也多次提醒过李隆基要提防安禄山可以说,高力士也算是尽忠直言。要知道这些话,足矣让一个皇帝反感,宠信程度也会大不如前。但是高力士还是直言不讳。而且这是在无人敢言的情况下,高力士大胆的批评李隆基。在早起,李隆基对高力士的建议还是非常的采纳。可是后来听的多了,李隆基慢慢的也就不采纳了。甚至是厌烦。要是其他人这样惹李隆基不高兴,早就死了很多次。魏征能够以死相谏,被颂为一代名臣。可是高力士又何尝不是貌死相谏?这一次,柴瑞因为反物质爆炸而来到这个世界。不知道高力士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写?是否还会是那个嫉贤妒能排挤李白的高力士?是否还是那个猥琐阴险的小人?(未完待续)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